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设计下乡: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乡村设计项目

    信息发布者:宜居林田
    2019-08-10 22:07:51   转载

    本文以中国乡建院百余村庄实践项目为例,充分秉承系统乡建理念,深耕中国乡村的实际情况,从设计角度出发解决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探索出真正属于中国乡村建设的模式。


    01

    风貌提升外,

    对人居环境“微改造”与“巧更新”


    城乡统筹发展趋势下,风貌改造是近年来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但由于村庄规划设计资金和时间都有限,在整村风貌提升时,常根据现场情况分为三种策略:

    一类是针对建筑质量较好、近十几年新建的砖混结构民居,采取“穿靴戴帽”策略,将村庄传统建筑因子提炼抽取,用作装饰,使整村风貌统一,呈现地域特点。

    二类是保留老建筑的历史价值、用新设计手法和理念对空间再改造的策略。

    三类则是建筑质量较差,年代久远,留存价值不高或修复成本太大,需要整村易地搬迁,建设新村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因子,将其呈现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如乡建院岢岚村宋家沟村项目,在风貌上保留原有村庄格局和特质,采用当地村庄传统建筑元素、建造手法、结构,根据村庄内不同建筑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


    宋家沟村标

    风貌上保留原有格局特质 因地制宜提取元素再设计


    宋家沟村 游客服务中心


    宋家沟村村民 展示剪纸手工艺


    习  近平总书记视察宋家沟


    岢岚县宋家沟村作为易地搬迁扶贫的“样板间”先行先试,规定三个月期限内快速完成任务,以为其他安置点的特色风貌建设提供经验,便于更有序、更经济、更高效、更准确地推进。

    在接到明确设计施工任务后,将“原址原貌”作为重要方法,在整村风貌改造中,运用三种策略:

    1、保留原来建筑风貌尺度和院落格局的“原址原貌的新建”,比如丁全全家房屋及周边,把握施工尺度,使其呈现效果恰到好处;

    2、“原址原貌的修复”,如村史馆,保留全部建筑框架,推倒墙体进行新建,这种建造方式陆续在山西岱县项目得到了推广应用;

    3、“移址原貌的重建”,如宋家沟村中的田三女家房屋,现状房屋院落特点清晰、情况较好,只需将柱子、门窗编号,整体迁移新区位置。


    宋家沟整村风貌改造前


    宋家沟整村风貌改造后


    以宋家沟易地搬迁、风貌改造为切入点,目前乡建院已在山西岢岚县完成约50余村庄风貌提升,为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策略得当、精准发力,保证项目落地切实落地。

    但囿于经费、地理位置、政府扶持力度等多种因素,易地搬迁、整村风貌改善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乡村,针对村庄本身存在松散、凌乱、原有公共空间荒弃等“小”特点,乡建院采取更轻巧的“微改造”和“巧更新”策略,用以解决乡村建设中的“点”状问题。


    东庄原有废弃房屋改建的民宿


    东庄村拆卸木门微改造成景观的“平安门”


    “微改造”是指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借助设计手法,对村内原有废弃、拆卸的空间或物件进行小巧改造,使其具备再利用的可能。如山东东庄村,设计团队在改造民宿过程中,发现院落上方有私用厕所,废弃后被垃圾堆砌,糟蹋了几棵泡桐和一棵国槐的树荫,而此处恰在道路三岔口,设计团队便将它改建成可以环顾的小型休憩平台;此外,乡村道路高低起伏,面对直冲下来的道路,团队设计了一堵L形的石墙作势护挡,将村庄拆卸的木门安放在石墙中,挂上附近捡到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平安红旗家庭”标牌,命名为“平安门”。在不同村庄里置入的微改造景观很多,传达出最朴素美好的愿望。



    涧西村废弃天雨湖巧更新为村庄“下沉广场”


    “巧更新”是指借助村庄原有废弃空间,因地制宜、借设计令其重新活化,变废为宝的继续为村庄服务。如山西涧西村项目,历史上曾供应整村用水的天雨湖在自来水入户之后荒废,长出杨树林。设计团队顺势把它做成下沉广场,避免大量填方的同时保留了麻荒中树木植被,将老年人健身、儿童游乐的设施置于林下,使废弃多年的天雨湖长出新可能,重新成为村庄的公共空间。漂浮和缝隙的策略让雨水仍然自由渗透;零废弃的策略尊重曾经承载村民生活的一砖一瓦,把本已准备废弃的建筑垃圾保留下来变为满足形式和功能要求的优良建材,化为小岛和路径守护村庄。


    02

    模块化设计,

    做最有用的可复制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场所,也承载村落精神信仰、公共活动、集体节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乡村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构成变化,不少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简单地、主观地建设所谓的乡村公共空间,而忽略了村庄的实际需求。

    乡村里公共空间到底要承载什么样的功能?服务什么样的人群?这是在介入乡村规划时,首先会提出的实际问题。面对中国大部分村庄呈现的空心化、老龄化、集体凝聚力减弱、青少年教育空间匮乏、城乡互动频繁等现存景象,应该规划什么样的公共空间给予回应和解决?而这些空间是否有可推广、复制性,成为模块化产品?是乡建院在近几年持续实践探索的重心。


    01
    唤醒乡村文化精神的“共生乡影舞台”


    “共生乡影舞台”是乡建院自2016年起,陆续为各个村庄设计的模块化产品,旨在为每一座村庄设计建造具有仪式感的公共空间,满足村庄老人、妇女集体观影、看演出、举办大型活动的文化娱乐功能,成为村庄静态和活态的文化地标。借助舞台空间形式,重新唤醒乡村节日狂欢、文娱教化的精神,唤醒乡土感动、文化自信和来自人间大地的艺术生命力。


    土峪村 共生乡影舞台


    北河东村 共生乡影舞台 


    山头村 共生乡影舞台


    舞台作为公共建筑体,敦促设计师深挖掘当地文化因子,集中呈现在大体量舞台上,与原有古迹遗珍并存,共同书写村庄流动着的建筑样态史;作为乡村公共演出空间,是邀约村民同看一部戏、共跳一支舞、将共同经历和文化艺术集中展示,对传播和弘扬当地文化有助推作用,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对城乡文化互动的开展等方面,有不可限量的作用。目前已建成、在建的舞台遍布河南、山东等数十村庄。


    02
    低成本建造儿童成长空间“青草乐园”


    据相关统计数字,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2000万人,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大潮并未惠及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儿童。在此背景下,乡建院“青草乐园项目”项目于2016年发起。“青草乐园”致力于在乡村建设低成本、低技术、可推广、具有适应性和参与性的儿童成长活动空间,寻找在地废弃物品材料,结合自然环境教育特点,发动村民、社工共同建造,将儿童活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将乐园建设与社区关系重构相结合,共建出生态、趣味、实用、可续的成长活动公共空间。目前,“青草乐园项目”已在贵州桐梓中关村、河南清丰沙格寨村落地。


    无法达到建设标准规格的尾料、废料、拆卸旧物等材质


    桐梓中关村 “活趣 再生 循环 共建”的 青草乐园


    首个“青草乐园项目”位于贵州桐梓中关村,于2016年启动完工。该项目利用乡村建设中无法达标的尾料、废料、拆卸旧物等材质,以人使用的尺度衡量,以拼贴方式设计出“活趣、再生、循环、共建”的功能空间。方案之初留有空白,为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留下空间,使建设成果与场地有天然联系;此外,为了更能集中展示“节约循环再利用”的设计理念,在乐园中特别设计出“资源回收中心”。以红砖做为基础,方钢为骨架,表皮采用了工地常见的竹跳板,建筑内收集玻璃、金属、纸张等常见材料,儿童穿过建筑时能通过材质系统了解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做法及其对乡村环境改善的意义。


    03
    构建城乡社群共同体的“低技术建造营”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惯于用高科技手段、高效率、标准化完成现代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工程虽然快速有效,却也破坏了人们在建造过程中的社群联系,遗忘了传统乡土的建造过程,——每个人都能使用自己的技能和专长建设村庄,通过集体建造的方式链接城乡、构建社群文化共同体。在此背景下,低技术建造营于2017年在河北狼牙山启动,将建造乡村“公共空间”的建筑体,由目的转化为媒介,借助建筑史上成熟技术模块或当地低技术材料,将城乡充分链接互动。


    河北狼牙山 低技术建造营“穹顶”搭建


    河北狼牙山 低技术建造营“穹顶”内部


    2016年,狼牙山东西水村李家后院里,历时三周,建造了一个直径8米4的网格穹顶。除基础部分是由当地工匠协助完成外,穹顶的主体部分由29个来自各行各业建造零基础的营员完成,此次“低技术”载体是富勒Buckminster Fuller获得专利的低技术/网格“穹顶”。该穹顶体现富勒“Dymaxion”(dynamic 动态maximum 最大化、 tension 张力组合而成)“最小投入换取最大产出”的理性设计理念,与美国二战后年轻人推崇的理性未来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主义、廉价方便建造乌托邦家园等不谋而合。


    富勒Buckminster Fuller获得专利的低技术/网格“穹顶”


    乡建院设计团队巧妙将富勒“低技术/网格穹顶”移至乡村里,因地制宜地将村庄技艺纯熟的工匠、来自不同领域想返乡体验的城市居民、怀抱自由环保乌托邦理想的年轻人三种不同群体链接在一起,以“建造”为名构建出社群共同体,在成熟技术模块基础上,共同反哺乡村个性空间建设。

    其中既有成熟模块的运用,也有渴望在搭建过程中,破除阶层隔阂、构建共同体的社会理想。除了狼牙山,低技术建造营秉承“低技术与高效率协同作用构建社会共同体”的理念,在河北狼牙山、浙江余姚等地,均根据在地“低技术”可行性,搭建出别具地方特色的穹顶、树屋、竹桥等。


    余姚 低技术建造营 “穹顶树屋”


    03

    “社计”新定义,

    社区营造与规划设计的“互补共建”


    与传统意义上理解的“规划设计师”不完全相同,乡建院近两年尝试组建跨领域、专业的复合型团队,应对中国乡村复杂巨系统的多需求,如将规划设计团队的设计师与社区营造的社工编排成组,共同面对村庄不同面相议题,避免乡土大地出现外观造型美轮美奂、而实际并未惠宜任何人的建筑体。

    在乡村“社计”新定义实施进程中,乡建院大体采取两种策略:其一是在规划设计之初,充分考虑到乡村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等重要社区治理议题,将该议题的解决方案直接呈现在景观、环道、公园的设计方案里,使硬体景观落成的同时,也衍生出社区环境教育的功能。


    重庆巴山坪上村 环境教育与垃圾治理小闭环设计


    重庆巴山坪上村 雨水花园


    如重庆巴山坪上村,该村背靠大巴山、面朝巴山湖的移民新村,村庄沿道路呈线形分布建在山腰,小聚居大分散布局,公共空间匮乏,旅游旺季时游客停车难、垃圾治理难等问题。乡建院进驻后,探索村庄与旅游的关系,遵循“环境教育与垃圾治理小闭环结合设计”的原则,根据村庄聚居点距离巴山湖湖面百米高差,将村庄小学改造与滨湖游线上一系列公共空间结合起来,让校园的环境教育课程可在滨湖的公共空间展开,激发村民与游客共同维护沿途环境的主体性,形成可以“共享共治”的乡村公共环境;同时,根据社区营造团队制定的垃圾分类方法和培训动线增设公共空间的景观节点,在下湖主路、村民广场等位置规划建造出垃圾分类回收和雨水搜集花园等主题为主的环境教育景观空间,有助于社区营造团队开展活动,引导游客欣赏乡村如画风景时参与到湖区小闭环垃圾治理中。


    根据社区营造团队的垃圾分类和培训动线 增设景观节点


    重庆巴山坪上村 社区营造环境教育课


    其二策略是在政府、村两委、村民需求基础上,规划设计完成硬体公共空间后,派驻社区营造社工驻村陪伴式服务,充分挖掘村庄在地的人、文、地、景、产元素,将其空间激活,同时深耕当地文化感召力,将村民组织、发动起来,培养自组织、自管理、自经营的社区治理能力。如贵州桐梓中关村的村民活动中心,先硬体规划设计服务村庄老人、妇女、儿童的村民活动中心,随后派驻社工驻地陪伴式引导。

    乡建院规划设计团队于2016年介入设计过程,设计思路打破“修旧如旧”,将原有木板墙改为玻璃落地窗,引自然风景入室内;强化新旧两种木料颜色、新瓦旧瓦的对比,同时采用钢结构将新旧建筑两部体块互相穿插,扩建出供村民使用的多重空间。


    贵州桐梓中关村 村民活动中心


    但由于村庄内生动力不足,该空间建成后未被充分使用。2017年6月,乡建院社区营造团队进驻该村,引入台湾成熟经验、结合大陆乡土实际情况,深度挖掘中关村既存文化因子书法、惜字研心等,从乡村教育、文化、旅游三种纬度经营,将其打造成茶室、图书室、绘画室、书法间、手工坊等综合乡村文艺公共活动空间,策划组织城乡夏令营、书法演习所、绘画音乐手工课程、知识培训、自然教育等系列活动课程,最终以“惜字中关 墨耕乡野”为理念,将该村民活动中心命名为“墨仓空间”。原有建筑体被注入二次生命力,真正激活村庄公共空间的同时,也时当地文化因素得以传承,成为不可复制的旅游景点。


    贵州桐梓中关村 社工激活村民活动中心“墨仓空间”


    04

    以村民为主体,

    共议共建共营共享的系统设计过程


    与高姿态介入乡村规划指导不同,乡建院始终坚信村庄是村民的村庄,任何设计都必须以村民为主体,以解决村庄实际问题、满足村民真实需求、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出发点,设计团队以协作者身份进入村庄,抱持低姿态、多维度、与村民共议共建共享共营的宗旨,系统性规划设计。

    因此,经过全国百余村庄、数十年实践后,乡建院提出以内置金融为切入点先将村庄组织起来,并在组织过程中发现村庄实际存在问题,秉承“村民为主体、设计团队是协作者”的理念,从硬体规划到产业运营,邀请村民全程参与进行整体建筑、景观、道路等规划;同时,邀请社工介入组织、设计村庄的全过程,与村民共同完成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空间利用、农产品改良销售、乡村美学品牌孵化等项目,在全程陪伴和协作过程中,让村民真正有村庄建设、经营的主体意识,其经典项目包括信阳郝堂村、岢岚县宋家沟村等。


    广西靖西 以村民为主体 共议共建共享共营的设计过程


    山西岢岚 协助村民为主体 长期陪伴的设计过程


    河南信阳郝堂村  系统乡村建设的典范


    中国乡村是复杂的巨系统,社会结构、审美取味、基层组织力量、村民思维意识在数十年变革中呈现,对撞里折射着诸多社会问题。“设计下乡”是对复杂巨系统的梳理、修复和激活的过程,从而追求“人与人、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此外,多种专业人才组成的有机团队协作“村民主体”的真实表达,是播种、耕耘、收获、交换周而复始的过程,所有设计都是为了让乡村生活更美好。

    因此,规划设计团队在“设计下乡”指导下,应该以低视角、协作者身份进入,综合考虑乡村实际问题,进行软硬件相结合的整体规划,按照组织乡村、建设乡村、经营乡村的步骤,最终真正运用设计的手段建设三生共赢的智慧乡村。


    来自:中国乡建院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